2020年,注定是金融云市场的大年。
疫情突如其来对银行的传统作业模式带来了挑战,也让许多银行对数字化转型进度产生了反思,催化了银行们“上云行动”的提速。来自蚂蚁集团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两个月里使用蚂蚁移动开发技术产品和云计算能力的客户数量增长了175%,前来洽谈合作的咨询量增加了400%。
建立金融私有云正在成为中小银行们的共同选择。“从既往客户的数据统计,上云之后,银行的平均开发效率提升了80%,开发周期大大缩短,学习成本降低了92%,运维人力成本降低90%。”阿里云相关负责人告诉十字财经。
而生意爆棚的阿里云近日也是动作频频。
6月5日,阿里云宣布加码“数字农信”战略,进一步加速金融科技赋能中小银行,助力农信社、农商行等中小银行形成特有的创新型服务业态。就在此前不久,民营银行华瑞银行与阿里云正式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华瑞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加速向云架构转型。
半年前,2019年11月,华瑞银行“祥云”私有云平台正式上线,支撑手机银行、营销系统、反欺诈系统、贷款核算等业务系统运行。随后的几个月,猝不及防的疫情让华瑞的云上系统经历了重要的考验,远程作业的技术支持、无接触服务的优越性也随之体现了出来。今年一季度,华瑞新移动银行获客大幅度提升达468%。降本增效的卓越成效让华瑞银行坚定了核心系统上云的决心。
1.华瑞银行上云记
从2015年成立到2018年上云,三年多的业务探索中,华瑞银行对自身在技术端的需求也在不断明晰。
上云之前,华瑞银行移动银行的做法是寻找外包技术团队协同开发了一套系统。“但是这种做法的缺陷十分明显。架构笨重,不易维护,成本不菲,而产品仅仅只能实现一个手机银行APP的雏形,系统也不稳定,常常出现卡顿或闪退的情况。”华瑞银行科技部总经理叶宁表示。
2018年底开始,华瑞银行开始认真研究云平台技术解决方案,2019年初下定决心开始寻找靠谱的云服务供应商。然而,尽管下定上云的决心,对云平台供应商的选择依然是一个很谨慎的过程。
“对银行来讲,一旦上云,到时候不合适再从云上退下来将面临更大的障碍,因此,选择一个能力靠谱并且需求适配的服务商非常重要。”叶宁回忆,华瑞银行在云市场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对各项技术指标综合对比验证了四个月之后,才最终敲定使用阿里云。
2019年底,华瑞银行在阿里云“飞天”云计算操作系统、蚂蚁金融分布式架构SOFAStack、mPaaS移动开发平台和大数据风控平台的帮助下,已成功构建并上线了“祥云”私有云平台,支撑手机银行、营销系统、反欺诈系统、贷款核算等业务系统运行,同时实现了App的迭代升级。今年一季度,华瑞新移动银行获客大幅度提升达468%,金融科技助力业务发展的实效性逐步显现。
据介绍,SOFAStack是蚂蚁完全自主研发的金融级分布式架构,是构建金融级云原生架构的应用平台,沉淀了金融场景的最佳实践,提供服务构建、应用开发、部署发布、服务治理、监控运维、容灾高可用等全栈式解决方案,兼容Dubbo、SpringCloud等微服务运行环境,助力客户各类应用轻松转型分布式架构。
华瑞银行相关人士告诉十字财经,支付、移动银行、存款理财这些高并发、大容量的前端业务能够快速改善用户体验,上云诉求也更为迫切,因此,相关的五六个系统已作为首批成功实现上云。
2.上云红利显现
“我们对比了几家头部供应商,只有阿里云是自研IaaS,其他都是在开源基础上搭建的。华瑞银行最重要的筛选标准是基于PaaS层面,因为我们对敏捷开发的需求比较强烈,希望供应商在PaaS层提供更深层次的服务。”叶宁表示。
阿里云PaaS层强大的功能赢得华瑞银行青睐。一方面,因为在金融行业有深厚的服务案例积累,阿里云平台功能的金融属性已经较为明显,很多服务银行客户的解决方案,比如源自蚂蚁集团的SOFAstack中间件、OceanBase数据库已经足够标准化和模块化,简单易用;另外一方面,支撑支付宝、12306等国民级应用的移动开发平台mPaaS帮助华瑞银行的应用系统开发效率大幅提升,开发周期缩短30%以上。
“一套很好的集成开发工具,开发效率高,不容易出简单错误,一旦发生运营故障,也更容易排查。”信息科技部数字银行开发中心负责人费伟伟补充道。
上云带给华瑞银行的还有成本侧的下降。一个是开发人力成本的下降。如果是自建系统,很多工作需要手动完成。大型银行的IT团队可能有上千人,可以做到一个人负责一套系统,但是中小银行的技术团队多数人员只有数十人,每个人很难管理几十台机器。而上云之后,系统可以实现动态调控,大幅降低人工干预,从而保障中小银行在投入较少开发人力的情况下,系统仍然可以稳定运行。
另外一个就是直接的软件投入明显下降。叶宁透露,移动银行上云之前,华瑞银行3年软硬件的投入逾千万元,上云之后,每年投入可以控制在数百万元以内。
目前,华瑞银行自研的互联网线上金融产品上云的比例近50%。但是上云带来的益处坚定了华瑞银行加速上云的决心,管理层决定今年将核心系统上云提上日程,并已经联手阿里云和其他核心系统服务商研究推进具体方案。
3.中小银行的痛点
华瑞是中小银行的一个缩影。
中国目前在册银行将近5000家,但资产规模上万亿的仅有20家左右,其中资产规模达十万亿的仅有六大行。放眼整个市场,很容易发现,大量长尾市场的中小银行与头部银行的IT建设能力有云泥之别。
近年来,金融监管一方面出于对技术自主的考虑,鼓励金融机构“去IOE”,另一方面出于对金融信息安全的顾虑,对于公有云的使用持谨慎态度。如果要“去IOE”,实现能力和实现方式却有着千差万别。
“大型银行的IT团队可能有近千人,其中不乏高薪聘请的技术精英。通过自己的能力‘去IOE’,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更多的中小银行却不具备这样的实力。”华瑞银行相关人士坦言,“以华瑞银行为例,数字银行的技术团队只有20人左右,寻找外包技术团队在开源架构上自建系统,不仅成本高、效率低,还会隐藏一些潜在的问题,比如开源社区升级要不要升级,如果不升,就要准备一个团队手工解决问题。因此,各种方案类比下来,降本增效的最佳途径,就是寻找专业靠谱的云服务商帮助建立金融私有云。”
而更残酷的现状是,以华瑞银行为代表的民营银行已经是行业中互联网属性较强的群体,相较而言,还有大量传统中小银行,技术能力更加薄弱,所面临的转型处境,也更为被动。这一痛点的存在也使中小银行成为了目前金融云市场争夺的重要蓝海。
阿里云目前已成为银行云的第一大厂商。一方面,早在2008年阿里就开始启动“去IOE”的庞大工程,到2013年,随着OceanBase全面承担交易、支付、账务系统,“去IOE”历史任务大功告成,阿里成为国内最早实现自有系统“去IOE”的互联网大厂,5年的“去IOE”经验和阿里自身庞大数据运维体系为其云能力进行了强大背书;另一方面,2013年便率先入局金融云市场,先发优势不容小觑。眼下,阿里云金融行业客户数量已逾万家,其中,银行客户不乏民生银行、广发银行等大型股份制银行和浙商银行、南京银行等规模较大的城商行。在金融云的领域有足够的经验和案例,也成为中小银行寻找外部技术支持时的重要参考。
不过,更值得关注的是,目前,银行去IOE的进度大多围绕支付、对账、融资系统等外围系统,核心系统去IOE十分谨慎。
“金融机构对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诉求是第一位,IOE的系统成熟稳定,沿用多年,尤其大多数银行的核心账务和会计核心仍在IOE系统。一方面当然是因为这些系统成熟稳定,而更重要的原因,则在于银行的试错成本太高,不敢轻易尝试核心系统迁移,唯恐出现风险纰漏。”一国有大行技术人士评价称,“外围系统出问题一般都兜得住,但是底层核心系统往往牵涉一些历史遗留的技术问题以及一些分布式的技术难点,这些都需要时间去解决。”
2017年南京银行的互联网核心系统已经通过阿里云彻底实现“去IOE”,成为银行业核心系统去IOE的可靠案例,也成为其他银行的重要参考。在外围系统陆续完成上云之后,核心系统的去IOE将成为银行们集体攻坚的下一个目标。
“去IOE”注定是一场长线任务,难以一蹴而就。各家银行因业务规模和复杂程度不同,去IOE面临的挑战也大不相同。上述国有大行人士评价称,从眼下市场的现状来看,如果要实现核心系统的去IOE,中小规模的银行或能在3-4年的时间实现,大银行则预计是5-10年的长期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