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不是简单的“机器换人”
《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在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数字化车间建设是智能制造的重要一环,是制造企业实施智能制造的主战场。
统筹规划,服务战略
智能制造不是企业的目的,企业真正的目的是通过智能制造实现降本提质增效,提升企业竞争力。数字化车间建设也要为这个目的服务,从整体上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
数字化车间建设不仅仅是一系列新技术和新系统的单纯应用,而是既涉及生产自动化系统,又涉及数字化、网络化等信息化系统,还要考虑计划调度、生产工艺、物料配送等各种因素,是一项影响到车间各个层面,甚至可以影响到企业层面的综合性工程,一定要有全局的概念与系统思维。
数字化车间建设之前,一定要在企业战略目标指导下进行系统规划,逐步理清生产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建设目标、解决思路和实施步骤,调动企业各方资源,通力合作,避免信息化部门或车间等孤军奋战,通过工艺优化、组织优化、流程优化、管理优化等,为数字化车间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聚焦痛点,扎实推进
基于降本提质增效的目的,从车间存在的实际痛点出发,打造一个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字化车间管控系统(以MES为核心),在工艺、设备、管理以及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等各个方面有重点的进行优化,最大限度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及管理水平。
首先,要聚焦痛点,根据痛点明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比如说生产效率不高,是产品质量不稳定,还是生产过程信息不透明等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制定对应的解决方案。过程中要有全局思维,避免局限于设备或生产等某个单个环节,否则很难达到期望效果。比如信息化管理系统与生产设备脱节,不能充分发挥设备数字化通信、数据自动化采集等方面的优势,还要靠人工录入及人工统计,怎么能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客观性,没有这些数据支撑又怎么能及时做出科学的管理决策。
其次,还需要分步实施,扎实推进。数字化车间建设有很多阶段,实施顺序取决于存在问题、生产特点及资金投入等多种因素,避免贪大贪全,可从较易成功的环节入手。比如从测试设备互联互通做起,逐渐推进到MES等信息化系统,因为MES系统需要部分变更人员工作习惯及车间管理模式,实施难度较大,三十三所MES要发挥出效果,打通测试设备与系统之间信息断层至关重要。
以人为本,管理取胜
智能制造不是简单的“机器换人”的过程,而是以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新理念、新技术手段,帮助人实现更高效、更高质、更低成本的生产与服务。
智能制造时代,人变得更加重要,而不是相反。无论是机器人等设备,还是MES等信息化系统,都要基于帮助人、服务于人这个出发点,而不是简单的替代人、减少人。无论多么先进的系统,如果不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系统就不能发挥最大价值,智能制造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数字化车间的主要用户是人数众多的车间工人,要充分考虑系统的易用性、便捷性等特点,以精益生产为指导思想,以使用者为中心,在流程优化、工艺优化等基础上,以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手段,以降本提质增效为目标,以管理优化为突破口,为在车间层面实现智能化转型升级奠定基础。
THEEND
免责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邮箱:xiali@infoobs.com
评论请先登录~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