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新材料等25项重点任务入围
中国制造2025添百亿专项资金
重点项目将获贷款投资债券租赁等综合金融服务支持《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从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等权威部门获悉,我国将根据《中国制造2025》总体规划,继续以专项资金等方式支持中国制造2025重点项目发展。近期工信部已确立了制造业创新能力建设、产业链协同能力提升、产业共性服务平台、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4个方面共25项重点任务,并正在协同相关部委和组织进行项目遴选工作。
近期,工信部发布了《2017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资金(部门预算)项目指南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未来一阶段对中国制造2025的资金支持方向。《通知》首先确立了制造业创新能力建设、产业链协同能力提升、产业共性服务平台、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四大重点任务,同时还根据目前中国制造2025整体进展,制定了包括物联网、新材料、智能家电和高端消费电子、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等25个具体的重点任务。此外,《通知》还对每个重点任务作出了细致的实施目标。例如,“智能家电和高端消费电子”这一任务就包括了智能电冰箱、变频空调、智能电饭煲、智能马桶盖、服务机器人、汽车电子产品等多个具体实施项目。
据相关专家透露,此次给予中国制造2025重点任务的资金支持力度非常大,单个项目的资金支持水平在3000万元到5000万元,部分共性技术项目或关键技术项目则将获得超过亿元的资金支持。
相关专家推算,《通知》中涉及的细分项目超过100个,按照上述资金支持力度,总的资金支持金额将有望突破百亿元大关。
《经济参考报》还从广东、湖南、浙江、江苏等多地工信部门了解到,除了中央级别的资金支持,各地也根据各自的产业禀赋和经济转型升级目标,对中国制造2025重点项目给予了一定的资金支持。例如,广东从去年开始就对机器人、轨道交通、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智能成套设备等重点项目给予了不同程度的资金支持,核心项目累积投入资金超过10亿元。目前,除了西藏等少数地区外,全国大部分省市区均出台了各自的中国制造2025资金支持计划。据不完全统计,“十三五”期间各地对中国制造2025重点项目的资金支持总额将超过100亿元。
此外,《经济参考报》还获悉,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银监会等部委还在积极协调各类金融机构,为中国制造2025重点项目提供包括贷款、投资、债券、租赁等在内的综合金融服务。目前,工信部已与国开行达成协议,以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为抓手,通过市场化操作,选取试点示范项目并提供资金支持。据悉,“十三五”期间,国开行将为中国制造2025实施专项提供不低于3000亿元融资,并提供贷款、投资、债券、租赁等各类金融服务。
以专项资金等形式对重点技术和产业项目进行支持,在我国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经验,这不但促进了重点项目的快速突破,也极大地推动了相关领域和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对《经济参考报》表示,资金支持除了能够切实推进相关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外,对中国制造2025以及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还具有强烈的政策指导意义:一方面,明确了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能够使企业和整个产业少走弯路;另一方面,增强了整个社会对中国制造2025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信心和决心。
多家企业还向《经济参考报》介绍,目前已根据《通知》要求展开项目申请工作。一家集成电路企业负责人还向《经济参考报》表示,集成电路等一些高技术领域要取得突破,在前期研发阶段需要大量投入;在技术取得突破后,产业化同样需要大量资金。因此,来自中央和地方的资金支持,将帮助企业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资金投入问题,将有效确保相关技术取得突破,并能促进快速产业化,这将在整体上保障中国制造2025的顺利推进,并加速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